葫芦岛市中药材产业简介
文章来源:中医科 | 添加时间:2025-05-13 |
葫芦岛市作为辽西地区重要的中草药资源宝库,拥有丰富且独具特色的动植物和海洋中药材资源,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对推动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具有关键意义。
一、产业现状与资源禀赋
葫芦岛作为辽西地区的中药材宝库,自古以来就盛产知名的道地药材。葫芦岛地处辽西走廊,北倚燕山山脉,南濒渤海湾,位于北纬41度黄金线,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湿润气候相结合。境内山地为主,山区平原交错,海陆共生,为各类中草药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古代以来就是辽宁和东北地区道地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拥有丰富且独特的陆地中药材资源和海洋中药材资源。
山杏
威灵仙
酸枣
全市陆地中草药品种丰富、品质上乘。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20.43万亩(含山杏仁10万亩、山楂3万亩、酸枣仁2万亩、桃仁1万亩),总产值8.18亿元。野生中药材分布广阔,已发现94种(植物类84种、动物类10种),其中分布较多的山杏仁约50万亩,酸枣仁约18万亩,大枣约10万亩、山楂约7万亩,桃仁约1万亩。建昌岭上地区平均海拔600至700米的山杏仁(建昌地区面积约25万亩)、酸枣仁(全市面积约20万亩)药用价值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道地中药材。连山钢屯有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3000余亩五味子基地,在连山沙河营有东北单体面积最大的万亩杜仲基地。此外,还有野生黄精、丹参、苍术、柴胡、远志、桔梗、威灵仙、地黄、知母、黄芩、黄连、透骨草等多种珍贵中草药在葫芦岛广泛分布。
葫芦岛位于渤海湾大湾区穹顶处,海洋中药材资源同样十分丰富,堪称渤海湾最为优质的海洋本草宝库。葫芦岛海域常用的海洋中药材35种,全部都是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
其中,磨盘岛、止锚湾附近产出的五排刺、六排刺辽刺参,属于真正可入药的珍贵品种,素有“辽宁刺参好,缘起葫芦岛”的美誉。传说在秦汉时期,此地刺参(又称“海黄瓜”)曾作为敬献秦始皇的长生不老药。
葫芦岛九孔大鲍鱼的壳,又称“石决明”,品质上乘,在养肝、护眼、安神等方面功效显著,堪称国内最佳。
葫芦岛的紫色小海胆药用价值极高,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的功效。
小黑海马、单齿螺、鲳鱼、带鱼、石首鱼、瓦楞子、牡蛎、文蛤、赤甲红、鲫鱼等海洋生物,也都是葫芦岛地区极具价值的宝贵海洋中药材资源。
瓦楞子
单齿螺
鲫鱼
葫芦岛的中药材资源特色鲜明,古来就是辽西地区道地药材基地,在品种和质量上具有显著优势,不仅能够为中草药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能填补我省、我国众多中药材领域,尤其海洋本草领域的诸多空白,对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优势
道地药材突出:酸枣仁、杏仁、桃仁、杜仲、五味子、苍术、黄精等品种种植技术成熟,建昌、连山、绥中等地形成“一县一品”特色布局。
海陆资源兼备:海陆共生,陆域野生药材与海洋生物药材协同发展,门类齐全,品种众多,构建多元化产业格局。
政策机遇叠加:国家中医药振兴战略与辽宁省中医药强省部署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力支持。
五味子
苍术
黄精
三、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
(一)科技引领,夯实种植基础
1.优化品种布局 主推药材:扩大杜仲、五味子、苍术、威灵仙、黄精规模化种植,①兴城以海洋草本及野生黄精驯化种植为主。②绥中以海洋草本及技术创新,科技孵化为主。③建昌以丹皮、苍术等加工产业开发为主。④连山以杜仲、五味子等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引领为主。⑤南票以苍术、威灵仙为主。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示范,一县一品特色品牌。
2.强化科技支撑
种质资源保护:辽宁鑫泓农林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药用价值研究所合作,在绥中沙河镇建设种质资源圃。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价值研究所顶尖专家团队的鼎力协助,开展辽西道地药材优质品种培育及良种繁育,年育苗能力达3亿株。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提升全市中草药的品质和知名度。
通过全市中草药联合促进会在全市范围内发挥的组织协调与推动作用,中草药业内专家、企业和从业者,分享最新技术与市场信息,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依靠国家级和省级专家工作站,全市中草药种植农户获得了深度学习的平台,广泛促进了先进技术在全市的推广应用。
数字化赋能:建设“中草药智慧种植平台”,实现土壤监测、病虫害预警、采收加工全程数字化管理。
(二)保护性开发利用野生中药材资源
加大对山杏仁、酸枣仁、苍术、威灵仙等道地药材的保护性开发规划,依法依规进行采集工作。尤其针对海洋野生中药材资源进行重点保护。
(三)全链融合,提升产业价值
1.发展精深加工
初加工中心:在绥中、建昌建设清洗、烘干、切片生产线,提升产品附加值。
深加工突破:引进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企业,开发五味子功能性饮料、黄精药膳包等特色产品。
2.推动“中医药+”融合
文旅康养:打造“连山五味子、杜仲观光园”、“兴城温泉药浴疗养基地”、“绥中沙河镇中草药种质资源圃”配套百草园、康养基地、药膳体验馆、中医药文化研学路线。
科普教育:建设“青少年中草药科普体验基地”观光片区,结合海域旅游开发“药旅融合”乡旅线路。
(四)品牌驱动,开拓市场渠道
1.品牌建设
申报葫芦岛五味子、杜仲、苍术、酸枣仁、山杏仁、刺参、石决明、小紫海胆、牡蛎等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推动企业通过GAP认证,建立“三无一全”标准(无硫加工、无黄曲霉毒素、无公害,全程追溯)。
2.市场拓展 线下渠道:巩固亳州、安国专业市场销售网点,在沈阳、大连设立葫芦岛药材专柜。线上平台:入驻中国移动数字乡村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入驻京东、阿里健康“辽药专区”,开拓日韩跨境电商。
远志
紫菀
桔梗
(五)生态优先,助力乡村振兴
1.推广绿色种植
利用荒山秃岗、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种植,建立“杜仲+林下苍术”“元宝枫+黄精”复合模式。
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土壤轮休制度,严禁占用基本农田。
2.联农带农机制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带动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
四、保障措施
1.积极培养龙头企业。筛选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的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2.发展野生道地药材。提升野生道地药材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
3.发掘海洋中药材。提升对海洋中药材产业的重视程度,培育一些海洋草本等采集、加工、营销企业,提升产业附加值,逐步将海洋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中草药贷”专项产品,对深加工企业提供贴息贷款。
5.组织协同。全力支持“葫芦岛市中草药产业联合促进会”发展建设。强化“促进会”职能及引领作用。建立“链长制”推进重点项目,每季度召开产业联席会。
6.科技转化。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专家站作用,定期开展技术指导和田间示范。把专家在东戴河“带土移植中心”同辽宁鑫泓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专利成果实现就地转化。通过连山地区的杜仲、五味子和建昌地区丹皮加工企业建设,带动提升全市中草药种植及加工的科技水平,促进先进技术在全市的推广应用。
五、展望
未来,葫芦岛市将建成辽西地区特色中草药基地、全国知名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全国海洋中药材创新中心和中医药康养旅游目的地,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康养旅游品牌,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地方力量。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稳步迈向中医药强市的新征程。
最后,热烈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葫芦岛,投资布局中药材的一二三产业。无论是投身中草药的种养殖,为产业筑牢源头根基;还是参与采集、加工与销售环节,挖掘中草药的多元价值,共同延伸产业链条,都将得到我们最诚挚的支持与最优质的服务。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共铸中药产业发展的辉煌篇章,实现互利共赢。
以上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