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提升预防接种工作服务能力》第031号建议的答复
文章来源: | 添加时间:2021-08-13 |
董雪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预防接种工作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目前我市将免疫规划作为每年的重点工作来抓,接种率达到90%以上,达到国家免疫规划要求。目前全市共有免疫规划门诊129个,保证每个乡镇(社区)都有接种单位服务本区域,为方便群众,接种工作也是采取预约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一、建设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为贯彻落实《疫苗管理法》,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保证全市适龄儿童享有安全、便捷、优质的预防接种服务,2020年将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建设列为“重强抓”工作任务,并顺利完成41个数字化门诊的建设任务,今年又将预防接种数字化门诊建设工作列为民生工程,计划建设55个数字化门诊。数字化门诊建成后,将提升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规范和优化预防接种单位预约、预检、登记、接种、留观等预防接种各个环节工作流程,提升预防接种管理水平,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效率,防范接种风险,整合预防接种基础数据,进一步改善儿童预防接种环境,确保预防接种管理实现“高、严、精、细、实”的目标。
二、提高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能力。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尽早实现全民免疫,建立免疫屏障,全市加班加点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任务,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为合理安排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常规免疫工作,我们采取了分时段预约接种的方式,既要完成新冠毒疫苗的接种任务,有不能影响常规免疫工作。
1.提高接种能力。
一是全面开放现有接种门诊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通过增加接种服务时间和接种人员等方式合理安排接种任务,在确保适龄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任务的基础上,全力承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任务,确保满负荷运转。
二是推进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开展接种。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全部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新开设接种的综合性医疗机构或者作为接种单位单独申请,或者作为临时接种单位挂靠在现有接种单位开展接种,确保新冠疫苗接种实现全程追溯。
三是增设临时接种单位。充分发挥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对接种人数较多的监所、企事业单位,通过采取设置临时接种单位的方式上门接种。充分利用文化馆等空旷场所设立临时接种单位,便于开展集中大规模接种,迅速提高接种覆盖率。
四是加班加点提供接种服务。为确保完按时成集中工作任务,各接种点采取节假日不休息、夜晚加班等方式,延长接种服务时间,提高接种工作效率。
2.加强工作培训
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次疫苗接种和异常反应处置相关培训。培训对象包括接种活动组织人员、信息登记和报告人员、督导评估人员、接种单位实施人员、以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处置和鉴定专业人员。对接种活动组织、信息登记和报告、督导和评估人员重点培训接种活动组织管理、接种单位和临时接种点规范设置、督导和评估有关要求等。对接种单位承担疫苗接种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培训疫苗接种免疫程序和操作实施,掌握疫苗接种年龄、间隔时间、接种途径、接种部位、接种剂量、适应症、禁忌症、一般反应的表现和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对负责疫苗管理的人员要重点培训疫苗温度监测、疫苗出入库管理、疫苗定期检查及异常情况处置等相关技术要求。对医疗救治保障人员重点培训《新冠疫苗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救治技术方案》和相关急诊急救知识和技能。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提升了接种工作能力和接种工作效率,既能完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任务,又能为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赢得时间,两者兼顾,共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