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第017号建议的答复
文章来源: | 添加时间:2021-08-13 |
梁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力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库库房建设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突发,对我市应急物资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做好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疫情暴发后, 根据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市卫健委积极配合市发改委等部门利用中央财政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补助资金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补助结算中央直达剩余资金做好新冠肺炎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第一时间腾退市第四人民医院(原锌厂医院)病房,改造成防控医疗物资临时储备库,以解决燃眉之急。疫情渐入平稳后,为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市发改委与市第四人民医院沟通协调,将该医院大会议室维修改造成新库房,并为其申请19.60万元维修基金,以解决原有库房存在的条件简陋、基本储备设施欠缺等棘手问题。和市发改委共同利用政府招标平台采购了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手套、护目镜、额温仪、消毒消杀等产品,做好了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当前,物资储备新库房已具备防水、防潮、防盗等基本存储条件,标准货架、药用专用柜等设备已到位,能够满足“30日满负荷运转”的储备要求。储备医疗救治及体温监测设备696台(套)、额温仪3311台、口罩121.4万余片、防护服及隔离服1.09万套、面屏眼罩0.8万个、消毒消杀用品2.05万瓶、手套20.6万双
二、着力优化保障物资生产能力储备
疫情伊始,各类防疫物贵供不应求,为确保掌握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和生产面临的问题,为全省疫情防控物资调控工作和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持,市发改委从2020年2月至今,严格落实口罩企业周调度工作,突出政策导向,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共指导帮扶9家口罩生产企业项目建成投产,为12家企业争取了税收优惠政策,为8家企业争取了信贷优惠政策。
目前我市共有各类防疫物资生产企业25家,涉及口罩、疫苗、药品、消杀用品等品类,其中有6家企业列入国家级重点调度平台,多数企业为疫情期间新成立或者新增扩容项目。
三、下一步工作部署
1、由于库房扩容,每年需产生日常运营维护费用,下一步市卫健委配合市发改委共同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房日常运营维护申请财政费用,以保障国家财产安全,确保物资储备工作正常运行。与此同时,根据市卫健委等职能部门提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年度购置计划等,进一步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工作,以提升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2、市发改委将配合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在进一步优化服务、推动政策创新、抓好政策落实等方面发力,切实提升各类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品牌引领效应、增强企业获得感,进一步坚定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决心,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3、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网。由市应急局牵头,建立应急物资保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讨、沟通、交流应急物资储备、调运、补偿等相关事宜,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相关部门应急物资管理工作职责,整合各应急物资管理部门的信息资源,逐步建立一套涵盖应急物资生产、监管、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等多环节、全方位的综合协调机制,最大限度保障应急物资需求。
4、建立完善多种储备方式协调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发挥市场作用,加强资金政策扶持和标准引导,促进各类储备方式发展。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科学调整物资布局支持储备物资向基层下沉,鼓励建立乡镇物资储备点,形成下沉基层的分布式物资储备体系,实现救灾物资就近存储、调运迅速、保障有力。
5、提升应急物资保障的科学化水平。开展应急物资需求预测研究,通过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和典型突发事件复盘分析等方法,建立典型突发事件与所需物资的关系模型。根据突发事件综合风险评估和城区特点等,结合突发事件的实际处置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对应急物资储备的方式、种类、数量、布局等进行综合评估,提高应急物资储备的科学化水平。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